2022下半年度书单

2022下半年度书单

起名字是件头疼的事情
起名字是件头疼的事情
384 浏览

六月末勤快的我把上半年书单收了尾(我把🔗附文末,以防真得有感兴趣的),所以今年的年末总结变得异常轻松。其实我并不满意于自己今年的阅读状态,很浮躁,看得不够细。反观去年,阅读量差不多,但写了不少长书评,今年好像只写了一篇。最开始我觉得写长书评很是浪费时间,有的时候甚至得整理个一两天。但今年不再写之后发现并没有节省时间,反而对阅读无益。我这才明白,长书评很像是收尾工作,把读完一本书之后所有复杂的情绪整理归纳、变成文字,仿佛给自己交了一份答卷,即一本书一个阶段。写完长舒一口气,进入下一个阶段(下一本书)。所以在这一年稀里糊涂地偷懒式阅读之后,我打算明年重拾总结长书评的习惯。

至于今年下半年这十几本,我觉得可以把标题改为——2022下半年度我遇见了哪些好故事。有几本确实印象深刻、读得酣畅淋漓,想要好好推荐给大家。那现在开始吧。

1,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By Oscar Wilde

在下半年所有的好故事里,这本最最最好。我其实买好久了,但一直担心:王尔德哎,会不会很难读、很难懂啊。结果,完全不会。语言凝练简单又不失优美,故事还那么吸引人,你说人长得帅不说还这么会写书,简直不给同行留活路啊哈哈。看完之后我又买了两本,一本是童话集《夜莺与玫瑰》,一本短篇小说集《坎特维尔的幽灵》,期待能出现在明年的书单里。

这本《道林·格雷的自画像》讲述了一位俊美的青年,画师朋友为他作了一幅肖像画。画师的技艺着实高超,画中人惟妙惟肖,不禁让青年神伤:为什么老去的是自己,而不是画呢。没想到愿望成真了。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他的容颜都不曾改变。但他的代价是灵魂。曾经的他单纯、善良,可逐渐他愈发冷血、贪婪,到最后不惜杀害好友。每当他做一件坏事,画中的“他”就会衰老一点,脸上多几道褶皱,面容变得扭曲猥琐。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一如年少。为了防止别人发现他的秘密,他把那幅画藏到阁楼,午夜无人时会偷溜进去看。看着画中丑陋的脸,一面得意于自己的容颜,一面也会反思自己的罪孽。但画的存在终究夜长梦多,最后他心生一计:如果把画撕碎,是不是他就可以永葆青春,又不用担心秘密被人发现。思索片刻,他拿起刀直插下去。此时,寂静的长空传来一声撕破黑夜的惨叫。仆人匆忙赶到阁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主人失踪多年的画像,正完好无损地挂在墙上,画中的主人依然俊美。而地上血泊当中,一把尖刀直插进一个满脸褶皱、面目可憎的枯槁老人的心脏,他早已气绝身亡。通过扳指,仆人方才认出,这个老人正是他们的主人。

 

2,我们都是马戏团

作者:英格玛·伯格曼

我是伯格曼的影迷,非常非常爱他的电影,所以就收了这本,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位殿堂级的大导演。这本书并不是伯格曼本人所著,而是后来人将他所写的文学评论、私人信件、日记、发表过的电影评论、演讲稿等等收录成册。我自己最喜欢的有两种:一种是他自己的戏剧或电影上映前发表在杂志或报纸上的文章,大概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新电影,说说灵感来源等,对于影迷来说这是很难得的官方解析——毕竟他的电影有时候真得很难懂(李安同款“看不懂大受震撼”);还有一种是他年轻时候写的影评,嗯没错大导演也当过影评人,比如他推荐了《铁面人》和《万世师表》,狠狠吐槽了一下《呼啸山庄》,我打算找几部看看。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大概相当于穿越时空和自己的爱豆看电影,想想就很开心。

但如果单从书籍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是要差一些的。我不喜欢这种很杂的集子,尤其是伯格曼的职业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这样一本小册子实在是太过单薄,好像都写了又好像什么也没写,无法形成线性的情感线(可能这也是我不喜欢看杂文集的原因)。总之如果不是伯格曼的影迷的话,我就不建议看了。

 

3,A Monster Calls

By Patrick Ness

小男孩Conor每到半夜12:07都会准时被噩梦惊醒。这晚也是如此,心有余悸的他听见有人敲窗,似乎在叫他的名字。待他慢慢走近,才发现窗外的那棵树奇怪得长出了手和脚,而且还会说话。他和Conor说,他打算做笔交易,要用三个故事换Conor心底的秘密——看着像是个爱听故事的大怪兽。

但对于怪物来临这事儿,Conor并不以为意,想着就是个梦吧。而且母亲癌症晚期正在化疗,学校每天雷打不动的霸凌,他的白天也没有比“怪兽到来”好到哪里去。不过,他确实有秘密。

又一个晚上,又是12:07,怪物又来了。这次Conor清醒地知道不是梦。怪物缓缓讲出第一个故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Conor越来越逃避把秘密说出来。至于他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总是12:07惊醒。。。

这是本给孩子看的书,但看到最后我一个成年人也不由自主地掉眼泪,生死离别这么残酷的课题放在儿童读物中有了些举重若轻、意蕴悠长的感觉。非常推荐,大朋友小朋友都适合。我闺蜜的儿子极爱这本书,其实他很小,根本看不懂。但他喜欢里边的插画,每次来都说“阿姨我要看Halloween的故事书”,他觉得大怪物就是万圣节了。今年他们搬家,这本买了很久的书我是在他们搬走之后看的,潜意识希望把他们陪在身边的时光拉长一点,倒是契合了书里的主题。也希望他们一切安好。

 

4,Michelangelo and the Pope’s Ceiling

By Ross King

16世纪初始,靠着大卫一举成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接到一项令他兴奋至极的工作——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Pope Julius II)修墓。可工期刚开始没多久,教皇就改了主意,他打算让米开朗基罗暂停手头工作,专心修缮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米开朗基罗很是不情愿,因为他主修的是雕刻,不是壁画。中间历经辗转,甚至他还为此逃回佛罗伦萨老家,但最终还是接下了。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世上最好战的教皇之一,一生发动了多次战争,脾气古怪,私生活也是混乱不堪(患有梅毒)。但他却无比支持同样脾气古怪的米开朗基罗的工作,给予他百分百的创作自由。这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那时候的画家只能算工匠,贵族让他们作的画,多要规定内容,甚至还会精确到要几只鸟。也正是由于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的全权放手,才让米开朗基罗对圣经创新性的解读留存了下来。我对宗教画完全不懂,主要是不知道看点是什么,看这本书真得有收获。书中着重介绍了几幅,比如《创造亚当》、《逐出伊甸园》、《大洪水》等等,圣经中的故事当然不会改变,但每位画家的理解和诠释都不一样,米开朗基罗的解读就极度另类和新颖,这也正是他的可贵之处。处于同时代的拉斐尔曾说,如果自己的绘画代表了近几十年的行业最佳,那么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天顶就意味着创新(翻译自235页倒数第二段)。

这本书我很喜欢,非常有趣,也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最重要的是作者并不是一味告诉你,你看这个画得多传神,而是结合圣经故事以及与他人作品的对比分析米开朗基罗的好究竟在哪里,我觉得讲得很好。如果有像我一样的艺术小白想了解一些艺术小知识可以选择这本,读完有助于之后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而且现在我好期待去能去一次西斯廷教堂,真实得感受一下。

 

5,The Hotel New Hampshire

By John Irving

故事得从一只叫“缅因州”的熊开始说起。“缅因州”擅杂技,父亲机缘巧合之下与之相识,同时也遇见了母亲。之后父亲和“缅因州”四处表演,养活着母亲和五个孩子。再之后,“缅因州”死了,父亲开始养活一家叫“新罕布什尔”的旅馆。再再之后,“新罕布什尔”也没了,父亲带领着一家颠沛辗转,开了下一家旅馆。

这是一个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故事,讲述了一家人如何在厄运来临之时互相拥抱,坚强地幸存下去的故事。我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出这本书的意境,但请相信我,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如果要从下半年这十几本中选出我想要一读再读的,除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就是这本。作者约翰·欧文(John Irving)是美国当代非常杰出的一位小说家,曾凭借《苹果酒屋法则》夺得过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电影我看过,没有看书,电影挺不错的,推荐)。他的文笔是很悲伤的,浮浮沉沉的故事情节总是让人心碎,但又不沉溺于失去,总是朝着希望的方向走去。就像书里写的——即使生活不幸,也不会妨碍我们过一个色彩丰富、充满活力的人生。

 

6,The Great Gatsby

By F. Scott Fitzgerald

《了不起的盖茨比》太火了,剧情不作过多介绍。这次是因为在《新罕布什尔旅馆》中,主人公反反复复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忽然想着,我也应该看一看原作啊。而且电影也是很多年前看的,忘得差不多了,四舍五入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故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很美国。这个评价可能太偷懒,换句话就是说,我们能从文字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成长的脉搏和踏上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顽强意志。文风和同时期欧洲或者我们自己的文学作品有所差别,所以才称之为“很美国”。近几年我看了不少美国文学,从《小妇人》(1868)、《飘》(1936)到《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喧哗与骚动》(1929)、《到灯塔去》(1927),再到《我们这一帮》(1971)以及上文提到的《新罕布什尔旅馆》(1981)等等,这些文字都“很美国”。像是内战刚结束不久出版的《小妇人》,这样一部原本不被看好的小儿女浪漫爱情小说居然广受好评,它所传导的亲情内核、和女性意识觉醒在当时重建的土地上是最被需要的;一战之后经济繁荣,盖茨比妥妥就是那个时代美国梦的化身,“努力就能得到财富”成为那个时代的标语,不过作者对这个梦似乎是悲观的;几年之后经济大萧条便来了,颓废的意识流应运而生;但同时也有斯嘉丽的果敢坚强,我认为这才是“美国精神”不变的主题;再到七八十年代,这是声浪很大的时代,反战、平权、堕胎自由、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等等,菲利普·罗斯用自己冷峻的眼光,戏谑的笔触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声音;但约翰·欧文的故事却无关政治,他是悲伤的,但并不颓废,他更看重亲情,看重善良、坚强这些美好的品质。我不知道移民国家是否存在“民族”这一概念,但我觉得“美国精神”是真实存在的,它存在于一代代作家的笔下——敢于拼搏、一往无前、善良的、幽默的,同时看重家庭。这些年我像是小学生般得去阅读美国文学,仿佛每本书的封面都隐藏了一句“中小学必读”。因为我想着若是要了解一个新环境昔日的故事,相信没有比文学作品更好的渠道了。而这些像毛细根一样的文字无形中成为我适应新土地最坚实的屏障,我受益地汲取力量,慢慢开始享受这份踏实。感谢这些大师们。

 

7,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罗贯中

这还是我第一次从头到尾看《水浒传》,之前电视剧有一搭没一搭看过几集,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讲也算是是陌生的。不过通篇看下来并不是很喜欢,原因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糙。人物刻画不够细腻,除了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几个主角外,大多人物的性格特点、心路历程、行为动机等等都是缺失的。

比如呼延灼这种原是被派去剿灭梁山的将领,他们归顺均是被“宋江慌忙扶住,命人解绑”这一举动感激涕零。按照这个道理,当时抓住高俅,宋江给予同等礼遇,那高俅也应该上山了。呼延灼是朝廷大将,而且是武功哪怕在百单八将里排名也数一数二的猛将,姑且不说打败仗之后是否在朝堂无处容身,就说这种人身上怎么会没有傲气,打不过就加入?实在不合理。再者像穆弘、穆春兄弟二人这种镇霸,跟着宋江犯了事立刻回家收拾行李把庄子烧掉,带上老父亲上梁山。像穆老爷子这种踏实诚恳、安土重迁的老人,怎么会说把家烧了就烧了,而且还是上山当土匪。还有一种原因更夸张,比如“索超本是天罡星之数,自然凑合,降了宋江”。翻译过来就是:因为你得来,所以你得来。

类似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逼上梁山”的“逼”是很重要的,例如林冲就是刻画非常完整的一个人物。当然,这和作者的构建结构是矛盾的,这么多人,不可能每一个人物都像写林冲一样去写。而且哪怕是林冲、鲁智深,到了后半段天罡地煞聚齐之后也只是人名而已,不再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所以这是一本重故事而轻人物的小说,远没有《红楼梦》对人物刻画那么细腻耐看。

 

8,Where The Crawdads Sing

By Delia Owens

近两年非常火的一本畅销书,其实我很早就买了,但一直到电影快上映前才看。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本page-turner,我大概三天看完的。

剧情我简单说一下,应该很多人看过书或者电影了(国内也上映了是不是)。女主的出生模式真得是不能再差了,父亲酗酒家暴,妈妈离家出走后,几个哥哥姐姐也相继离开。她在和父亲生活了几年之后,父亲也消失了。剩下她六七岁独立存活,而且是在一片沼泽。

但她居然真得活下来了。成年后她先后和两个男生有情感纠葛,而且意外卷入一起凶杀案。电影版烂番茄评分特别低,可能影评人不喜欢这种披着悬疑外壳的爱情片,不过我觉得拍得还不错。北卡的沼泽氛围营造得很好,而且女主选得也好,就是《normal people》的女主,她身上有故事感。当然书更好,跨时间交叉叙事,其实看书会觉得凶杀案和爱情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女孩的成长。还没看过的抓紧看起来吧,故事非常精彩。

 

9,The Seven Husbands of Evelyn Hugo

By Taylor Jenkins Reid

也是一本故事极其精彩的畅销书。年老隐居的好莱坞巨星Evelyn Hugo最终决定讲述自己浮华而又绯闻缠身的一生,但她指明让报社小透明Monique来写这本自传,并承诺出版之后的所有收入都归Monique。为什么是Monique?为什么选择现在说出真相?

与此同时Monique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离婚、事业止步不前,所以甭管Evelyn Hugo为什么选中了自己,这绝对是她翻身的好机会。

Evelyn Hugo出身于一个极度贫困的拉丁裔家庭,在还不知“性感”为何物的豆蔻年华,她已从男人的目光中读到自己的价值,而且她决定利用这一价值。机会来了,她无意中认识了一个要去好莱坞工作的年轻人,在她制造的“偶然”下,这个男人便成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到了洛杉矶之后,她改了名字,改了发色,甚至隐藏了自己拉丁裔的出身,开始了几十年的名利场角逐。摸爬滚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Evelyn Hugo从不肯让自己有一丝心慈手软。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美貌、友情,当然也包括婚姻。这之后的六段婚姻中,长则十多年,少则几天,有爱情,有利益,有酒后放纵。但是,她最爱的究竟是谁?

这本我觉得可以定义为酣畅的爽文,太好看了。而且带着一点悬疑,不但勾着读者的好奇心,浮华背后却又是一个很温暖的结局。非常推荐。

 

10,The Overcoat an Other Short Stories

By Gogol

果戈里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有四篇:

Old-Fashioned Farmers

The Tale of How Ivan Ivanovich Qurrelled with Ivan Nikiforovich

The Nose

The Overcoat

《鼻子》和《大衣》是特别经典的两篇,好看!非常好看!博尔赫斯曾说他想写的东西一个短篇就写完了,不需要写长篇,我觉得果戈里也是这样的个中高手。想象奇特,文笔极其老道精炼。比如《鼻子》,一个人早晨起来发现鼻子不见了,那怎么办,没办法见人了,得去登报找一找吧。这种设定真得是天马行空,读者根本放不下来。然后第一篇是讲一对恩爱的乌克兰老夫妻相继离世,温情中带着伤感,看得很动容。而且我是在我老公看医生的间隙看得,所以特别有感触。可能唯一一个小缺点就是这本语言有点难,得细细看,不像前面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也能懂个大概。不过这样的文字留香也更久,往往很耐人回味。

 

11,雪

作者 奥尔罕·帕慕克

流亡十二年的诗人卡回到故土后,去到了边境小城卡尔斯,他想要查询当地市长被刺杀和几起妇女接连自杀的事件真相,同时也想找寻当年的恋人。卡尔斯位于土耳其东北部,曾相继被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所以这里人种非常复杂,有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也有当年流放的德国人和俄国人等等。历经漫长历史,隶属不同文明的建筑作品在卡尔斯拥挤着,却也相得益彰,而这当中弥漫的是同一种气息——贫穷。

这本首次出版于2002年,虽说二十年过去了,但结合今年伊朗女性争取不带头巾的自由和印度女性争取戴头巾的自由运动来看,《雪》中讨论的议题并没有改善。

在卡尔斯,男人们像牲口一样自相残杀,他们还宣称这样做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而女人们被政治浪潮裹挟着,被迫做什么,抑或被迫不做什么,似乎女人的头巾才是关乎幸福的唯一因素。左右主义如火如荼,愈演愈烈。但当血腥惨案统统变成报纸上醒目的标题,它的意义并不是“里程碑”,而是被随意丢在了灶间或者鱼铺,或飘落在满眼凋零的街道。“主义”填不饱肚皮。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曾在回忆录《伊斯坦布尔》中写过土耳其的中产阶级大多没有信仰,他自己小时候对宗教的意识更多是一种声音——佣人祈祷的声音,宗教以这种无力量的形式成为他们家的一份子,当做某种古怪的背景音乐,陪伴他们在东西方之间左右摆荡。他说,“我们把虔诚与贫穷画上等号,却从不敢高声说出”。这本小说中作者更多是保持一种痛苦的中立态度,无论是强硬的军事手段还是虔诚的宗教信仰,都无法带领卡尔斯,乃至整个国家摆脱困境,作者是伤感的。

 

12, 民主的历史

作者 许良英、王来棣

作者 许良英和王来棣是一对民国时期的老夫妻,他们都是历史方面的专家,并不是专业学政治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先生在历经动荡年月之后,深刻意识到要实现中国民主化,首先必须培养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由此他和夫人开始着手研究西方的民主。但书稿还未完成二人就离世了。

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综述,粗略了解古希腊雅典民主制、文艺复兴时期的民主思想启蒙、英国议会民主制的形成、美国的民主制,以及民主在中国的传播和误解等。通篇看下来其实意义不大,我觉得收获无几。我更想看的是集中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这样的笼统概述并不是很喜欢。但还是有被民国时期的学者那种心怀天下的精神感动到。

 

13,Crohn’s Disease

By Janssen Biotech

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这本放上来,它更多像是我这一年的生活写照吧。经过漫长磨人的寻医问诊之后,今年八月我爱人被确诊为重度克罗恩病。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炎症性肠病,从口腔到胃、大肠、小肠,直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而这本书就是在他确诊之后医生送给我的,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克罗恩病。我拿着这本书,结合消化系统图,还有热心病友推荐我看的专家视频,一点点做笔记,仿佛我努力多一点他就可以健康多一点,所以这也是我今年乃至毕业之后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

在他肠镜结果出来的时候,医生跟我们说基本可以断定是克罗恩了。我回到酒店,看着他的肠镜图,大大小小二十多处溃疡,当下手是湿冷的,有点发抖。这好像也是我们这些年遇到的最大的砍儿吧。我强行控制自己不要往前想,因为往前想很恐惧,让自己活在今天,活好今天。也恰恰就是斯嘉丽的那句, I’ll think of it tomorrow。其实当时我还是很困惑的,有问过自己,斯嘉丽的力量来源于塔拉庄园,那我的塔拉庄园是什么。好像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我的力量来源于斯嘉丽。

这是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书籍带给我的力量。

一直以来,我小心翼翼保护着自己这仅有的、可以让我平静下来的兴趣爱好,我很珍重。我不想用它换取什么实质的利益,当然我也没这个能力;也不想用来交友,书本身就是我的友,何须第三者;更不想用来抬高自己,或是侃侃而谈体现自我价值——爱好和社会地位、收入财力一样,拿来傍身想是不太自信。我固执地爱着那些我痴迷的作者,和他们笔下的故事,我以为这只是我单方面的。但我慢慢发现,他们是有回馈的,他们回馈了我喜悦,回馈了我痛苦,回馈了我适应陌生环境的力量,回馈了我面对困境坚强走下去的勇气,回馈了我乐观坦然的生活态度。书籍,便是我的塔拉庄园!

好,2022,再见。

 

附2022上半年度书单

https://www.douban.com/note/834158458/?dt_dapp=1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写原创长文章,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384 0 4 0
 

最新评论 4

懒兔点点点

:谢谢分享!逆境中有这样坦然的心境,你真棒[赞]

2023-01-04
删除 | 举报 | | 回复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