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我去看超火的蒙克展吧🌟

周末跟我去看超火的蒙克展吧🌟

allisonchaaan
allisonchaaan
1443 浏览

The Met Breuer分馆

📍945 Madison Ave, New York, NY 10021

General Admission:$25

附近三州居民凭id依然可以donate as you want

展览到2🈷4号就结束了哦,那么趁着周末快去看一看吧。🌟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的表现主义的画家。他的《呐喊》可以说是能跻身世界十大知名画作。

蒙克的"房间"
梵高的"房间"

这是他最后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自画像,蒙克这一生都在画自画像,这幅画他从1940年开始创作,到1943年完成时他已经80岁高龄了。这幅画中他画下了自己的房间,房间一侧立着一座看不清表面的钟,另一侧是一张床,他站立在画面中,他身后的墙壁上挂满了画,好像是对自己这一生绘画生涯的一个总结和暗示着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一般。这幅画他把自己笼罩在一种阴暗之中,面部表情也看不清晰,好像和那个钟的表盘一样,相互呼应着。而另一侧和身后的画面却十分明亮,这部分的色彩和梵高的风格有些相似。事实上,这幅画,不论从场景还是部分用色,让人不免想起了梵高的《阿尔勒的房间》。

蒙克立下遗嘱捐赠给奥斯陆城的1150幅油画、7700副水彩画和草稿、18000幅版画,还有13座雕塑。到今天你能在奥斯陆的国家美术馆看见他著名的《The scream(呐喊)》,还能游览专门的蒙克博物馆。

这幅画也叫星夜(starry night)跟梵高的那副名画(The starry night)同名,那也是我最喜欢的画之一,其实蒙克跟梵高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他们年龄相差不多,几乎可以说是同个时期的人,而且同时生活在巴黎过,虽然从未谋面,但是作品中似乎能看到某些相似之处。梵高是虽然是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但是他用主观情感扭曲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与早期印象主义崇尚“画眼睛看到的东西“的理念已经大不相同,更贴近之后的表现主义,可以说是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先驱。而蒙克的创作风格经历过一些变化,从印象主义,到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风格。但他们俩最大的共同点是这两位的精神状况都不太好,内心的苦闷需要宣泄,他们的画里都透露出强烈的主观感情,我们从这些色彩中好像就能感受到创作者此刻的心情。这幅画描绘了他在夜晚从酒店中看到的星光下的景象,远远海岸线旁黑糊糊的树影,对角线上的栅栏创造出了某种深度和空间感,天空中的月亮刚刚升起,照亮了一部分海面。整个画面以深色为主,给人一种孤寂感。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蒙克把风景画也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载体。

再说蒙克的一些以疾病为主题的创作。

以他死掉的姐姐Sophie为蓝本的《病中的女孩(The sick child)》,同样的场景他在1885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多次,现在保留的版本就有六个,这次展上出现了两幅。生命垂危的女孩躺在床上,她的母亲在床边坐着,一手握住女孩,脑袋垂下仿佛不忍直视女孩被病痛折磨的样子,肩部耸起,又仿佛着轻轻抽泣。

一幅画上他用激进的技法堆砌颜色,又在上面弄出明显的划痕——这种粗糙的感觉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尝试。当我们表达愤怒的时候我们也总试图留下什么痕迹。蒙克本人认为这幅画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突破,他从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过渡到了纯粹的表现主义。他用这幅画讲述了姐姐患病的故事,表达了对死去的姐姐和母亲的追忆。

这两幅画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版本的创作

他还创作了家人在病房里聚集的场景,姐姐Sophie倚在画面后方的椅子上,被椅子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没有直接描绘她奄奄一息的模样,却用家人的惨白面容反映出了此刻悲伤的氛围。身为医生的爸爸也许是无法面对这个现实,而对着墙陷入深深的自责,一种无力感把他包围。

然而,蒙克做的可不仅仅是用这几幅画作追忆家人,他还追忆那些陌生的素未谋面的人,1917-1920年间,一场西班牙流感席卷全球,夺走了百万人的性命,在《Self-Portrait with the Spanish Flu》中,他将自己画成患上流感的病人。疾病带给他充满灰暗的人生,而他却把对疾病的恐惧和对亲人的思念化作了对世人的怜悯心和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他用画画这种特殊的方式悼念这些死去的人们,让人心生感动。

同时,蒙克本人在画作中还表现出了强烈对女性的理解和人文关怀,他在《Puberty》中画出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时的迷茫与恐惧:女孩双腿紧闭,双手不安的交错着遮盖着自己的身体,刻画出了那刻的慌张无措与羞怯,旁边巨大的阴影不是光线下的自然大小,而是随画面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而被放大。他在《Madonna》画了上半身裸露的年轻女性,这是他笔下恋爱中的女人,想要把身体献给她爱人的模样,不管是从画作的名字还是他给人物加上的红色光环,都表明蒙克认为这种裸露不是色情的令人羞耻的,而是圣洁的。这不是普通的画作,而是一种对爱的理解与歌颂。而另一幅《Madonna》中,蒙克又尝试了新的画法,这次他把颜料用喷涂的方式"画"上去了。

《Puberty》
《Madonna》

最后,想聊聊《The scream(呐喊)》这个系列,虽然这次没有展出最知名的版本,但带来了其他有意思的几个版本。不论是黑白的呐喊,还是彩色的《Despair》或者是这个系列鼻祖的《Sick mood at sunset:Despair》,我都能看到一种穿破画面而出的强烈情绪。黑白的更像是漫画的风格,直接用抽象的脸直接传递出这种惊恐的情绪。彩色的《Despair》中他低垂着头,闭着眼睛,仿佛不想再看这世间万物承受痛苦,通过逃避把自己和世界隔绝开来。在创作《Sick mood at sunset:Despair》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事实上那抹令人震撼的红色正是太阳下山时天边的晚霞,那瞬间,蒙克停下来,倚在栏杆上,他看着天空中烧红得血一般的云像悬在城市上空的剑一般,他颤栗着,仿佛听到穿透一切大声而无休止的呐喊。

黑白的呐喊cos
彩色的《Despair》
鼻祖版

大概大师们总是喜欢不断的挑战,同个主题,他们总是画不腻,莫奈画不同季节和时间下的谷垛,蒙克用不同技法画着同一个场景或是同一个人。我们看到他们的天赋,也看到他们的努力,最终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得一鸣惊人,他们也在人群中开始闪闪发光。在此,致敬大师。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写原创长文章,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1443 4 6 0
 

最新评论 6

我是一枚土豆君

:作为一个村里人,这个月底在MET改收费方式前赶紧去纽约撸一发羊毛…可惜要错过这个展了?

2018-02-03
删除 | 举报 | | 回复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