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时间儿子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个女孩自杀了,还是华人女孩,还是only child….
儿子还说这是他们学校第二个华人孩子自杀,我恍惚记得还有一个印度孩子?唉…
一霎那震惊到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美国人有个刻板印象,大部分中国人娃学习成绩都好,很书呆子… 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中国娃成绩并不突出,这也可能导致和父母关系紧张
我还知道我们一些父母省吃俭用,习惯了节俭,初中高中了头发都是父母给弄,孩子本来就容貌和别人不同,这样就对自己的外形产生不自信,和同龄人不能很好的相处。
…………
中西文化差异,沟通不畅,种种原因,日积月累,导致悲剧发生其实有时候就是一念间的事
跟朋友聊起来,一个朋友女儿大学毕业了,妈妈还周末一大早开车去她的城市,帮女儿租房子,但她说她女儿都不怎么跟她讲话,有时候只是跟爸爸打电话报个平安
另一个朋友看傅首尔,说傅说“夹着尾巴做父母”,颇有感触, 做父母真的需要智慧啊…
今天上午小心翼翼的给儿子发了一段信息,
Life is incredibly valuable, and we only get one. No matter how hard things feel sometimes, there is always hope, always people who care, and always a way forward.
You are precious, not just to me as your mom, but to everyone who knows and loves you. Your feelings matter, your struggles matter, and you are never alone.
If you ever feel overwhelmed, please talk to me—I will always be here for you.”
Please always remember, I love you more than you know.
儿子简单回了thank you和一个爱心❤️
是不是还需要再找机会聊聊呢?
思考中…
最新评论 191
:很有同感,我觉得跟孩子的代沟很大![[捂脸哭]](/assets/emoji/comment-emoji/dm_wulianku@2x.png?v=1)
:从现在开始改变,多听少说,情绪稳定,不理解的看不惯的幽默轻松表达
回复 @Katie2017:愿意改变并努力改变的都是很棒的父母,加油!
:ABC是不是没有这个问题,孩子从小就在这个大环境里长大
:看的我瑟瑟发抖
:一代移民也許是,但ABC的話沒這個問題
:这不是父母的全责吗?不懂沟通,不懂选学校,不懂情商培养,不懂设计孩子压力挫折能力,等等。读书是世界上最low最简单的事情。
:多卷卷自己吧 只能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和钱袋 才能惠及家人
:啊 可能因为我最近正在经历挫折,看到你发的我还蛮感动
:谢谢宝宝的kind words,也祈愿你顺利度过挫折期,真希望我能帮上什么忙
:好吧
:发这么一大段有点过度。chill out.
:长篇大论说这些没有用,主要是日常沟通:给孩子压力大吗,要求高吗,生活费有吗,他愿意和你聊天吗?平时爸妈做得好孩子就不会自杀了![[笑哭]](/assets/emoji/comment-emoji/dm_xiaoku@2x.png?v=1)
:正解,刚和儿子一起从Costco回来,他开车一路聊东聊西,朋友、summer camp,他晚上要去干嘛,我要去干嘛,前不久刚跟印度女朋友分手,问我可以找男朋友吗?我想了一下说我不想你找男孩,但你真的想,我也不反对,他就哈哈笑了,说他以后会有孩子,他喜欢孩子,哈哈哈,看我们一路都鬼扯了些啥
回复 @游走在江湖外的侠女:回来以后我们一起准备中午饭,他撕Costco的烤鸡,我准备沙拉菜,儿子喜欢沙拉酱多一点,他知道我喜欢少一点,在加酱之前给我的那一份拿出来。然后一起吃饭,吃完饭他就去做义工了,义工是他自己signup的,我从来不替他做这些。出门时我给了他20刀买饮料。很高兴我儿子很阳光☀️,啥事都能很快过去,这事没给他太大影响,他说每年都有,他懂得
:必要的沟通还是需要的
:最近孩子经历更糟心的是被同班两个华人小孩emotionally bully。我没想着怎么逼娃,娃课外体育项目多,性格也比较天真,就以为这两个是好朋友。结果这两个一边假装是他朋友,一边不停打击他,让他对自己擅长的体育运动感到羞耻,然后在学业上故意诱导他,比如明明做对的题。故意说他做错了,让他改成错的,潜移默化让娃失去自信。另外,估计在课堂上逗他让他分心,然后再去老师面前装孙子打小报告让老师对娃有意见,再回头到娃这里装好人,这样娃觉得老师不公平,只有这两个朋友理解他。我发现娃的性格转变之后过了几个月才找到原因。不得不说,以前在国内某些人被教育的内卷性格出国以后没有任何改进,还教给下一代。前几天发现这两个小孩其中一个父母在闹离婚,而且因为没钱的原因暂时分局不办手续,这也是我听说过最奇葩的了,还能不够钱离婚的。难怪养出来的孩子有心理问题,显然是羡慕嫉妒恨别人家心理健康的孩子。
:谢谢你的分享,交对朋友太重要了。我儿子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华人男孩当众PUA他,嘲笑他打球🎾烂,儿子挺难过回来跟我说了。我说儿子没有人会一直输也没有人会一直赢,你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其它的交给时间,时间会打他的脸。之后我儿子都很努力,俩年过去了,那个孩子再不敢对我儿子说mean的话了,有一次活动那孩子还主动叫阿姨跟我打招呼。我当他们的面跟儿子说xxx 好懂礼貌。另一个孩子很佛系,不太努力,但他是我儿子很好的朋友,他以我儿子是他的朋友为傲,family event 也经常叫我儿子一起去,他妈妈也很喜欢我儿子,说我儿子喜欢吃和她有共同爱好哈哈哈,请我儿子去吃人均百刀+ 的餐馆。我和儿子聊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朋友,什么样的人要远离,用事实教他甄别朋友,处理好人际关系
回复 @AppleId_6msdsd6M:谢谢宝宝being nice,不敢以好妈妈自居啊,常常为自己的老旧思维跟孩子道歉,也跟他讲I am grateful to be his mom. 越是有压力的时候就越是要幽默silly 一点。喜欢臭美,穿衣拿不定主意会问儿子意见,儿子如果喜欢我的look会夸张的夸我:哇!我不知道我还有个姐姐哈哈哈哈哈
:卷孩子不如卷自己,自己都是普通色,就别太为难孩子了,轻松点挺好
:我的ABC家属说就算是他父母,也不懂中国小孩在美国成长,一点都不容易。尽管他的学区挺好的,但是他身边一些的同学邻居,因为不同原因,不在了。不过他说因为他身边一直都有小伙伴,所以他也不算孤独。就这样野蛮地成长起来。现在我觉得他整体的精神面貌还不错吧。总结一下就是他觉得比起父母,靠谱的小伙伴更重要(他父母认识那些小伙伴的父母的)
回复 @游走在江湖外的侠女:他觉得现在的父母觉得什么陪伴是最重要,他倒不觉得。他说有一项研究发觉,在美国,华人父母陪伴比起其他种族是最少的,但是华人孩子却是最健康成长的一群人。父母过多的干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说华人男孩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role model。我知道黑人有类似big brother 之类的社工团体去帮助社区小孩,不知道华人有没有类似的。反正我家属就是在被霸凌,打架,换校,努力读书,全额奖学金,靠这一股蛮劲,这样一路成长起来的。
回复 @游走在江湖外的侠女:嗯谢谢。估计就是因为圈子问题吧,他在他那父母圈子里按学历收入来说就算可以的样子。不过他圈子里也出了不少啃老族
:我从不担心,一直放养,即使儿子大部分都是B我也无所谓 他高兴就好
回复 @笑笑就没事了:哥大本科吗? 我顶头上司 在州政府工作。AA毕业 后来transfer读的普通本科。在州政府7年 从一开始8万工资 到现在18万
真的是很感慨。而且我们待遇非常好 超级清闲 每天只进来两个邮件 不是对方窗口 不接触客户 每天真是就喝茶看报纸。高中毕业只考进AA的就能这么清闲拿18万 + 各种好福利。重要的是我领导才三十多 积极提升自己 未来应该还可以再升几级
回复 @怎么成为大V啊:她现在是OL 不在政府上班。我听到过加州清洁工年薪40万的新闻。我亲眼看到过我这边市长兼职牧师。他告诉我他年薪才8万。所以具体的我是真心不知道。
:这是所有肤色的孩子都会有发生的事的,与是不是华人无关吧
:只要记得克制一下作为父母的焦虑,你的焦虑很可能在给孩子增加心里负担,实在焦虑可以找心理咨询看看,。这比向孩子索要情绪价值要负责任的多。 另外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人很多青少年看心理医生的
回复 @跑跑江湖:可能华人的家长觉得那不叫病,叫矫情。老子辛辛苦苦在异国他乡为你打拼你还好意思无病呻吟,我看你是皮痒欠揍。浪费钱看心理医生不如多报两个课外补习班,你忙起来就没时间想东想西了。然后有的华裔孩子就想不开自嘎了
回复 @游走在江湖外的侠女:但大多华人孩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文化理念可能对心理医生接受度不是很高
:陪伴很重要啊
:我爸也会时不时发这样的话,我从小到现在三十多一直觉得好烦,觉得又他妈想给我上课
回复 @游走在江湖外的侠女:你说这么一大堆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跟你儿子关系什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而且父母感受到的跟孩子感受到的本来就不一样,你都问了你觉得烦吗,孩子能怎么说,当然说不烦啊,不然难道说很烦闭嘴吧
回复 @P登登:你这帽子给我戴大了,算了,你我各自做好自己的身份吧。我还挺满意我和我孩子的关系的,他自己的事会主动跟我讲,朋友的事也会跟我说,学校有事也会跟我分享。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也会问我,我就一句话,做什么我都支持,错了也没关系。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再来。我儿子很尊重我,以我为傲,觉得他妈既美又酷哈哈哈🤣